今年,泉州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進入“項目創優年”,專項行動從招商建設向投產運營轉段,重點抓投產達效納統,抓園區運營能力提升,把推動園區企業達產達效擺在更突出的位置。
今年以來,市工信局會同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積極謀劃在全市標準化園區加大電力投資、減少企業電力配套投入的舉措和長效機制,創新標準化園區的供用電模式,成為促進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創新供配電模式降本增效
泉州標準化園區的入園企業可以獨立擁有廠房產權,這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便利。市工信局牽頭會同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針對標準化園區,推出供配電新模式,由傳統“專變配電站房”改為“開關站(環網室、環網柜)+公用配電站房+專變配電站房”,實現入園企業“直供到戶、獨立計量”。入園企業用電容量在250kVA(千伏安)及以下的結合公用配電室設計、建設,由園區內公用配電站房低壓直接供電;入園企業用電容量在250kVA以上的,在其產權范圍內自建專變配電站房,由園區內開關站(環網室、環網柜)供電,有效解決企業電力設備投資成本高、運營效率低、運維壓力大的問題。
例如,國網惠安縣供電公司定期對接縣工信商務局、自然資源局、發改局,獲取園區標準化項目規模、用電需求等信息。對接介入項目規劃與建筑設計,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支持,促成園區在前期一次性規建好供配電設施,移交供電公司免費運維。企業入駐后直接申請用電接入,整體供電周期相較傳統模式時間上縮短了40%,且免費接入容量從160kVA提高到250kVA,企業平均每戶節約辦電成本約15萬元。目前惠安縣嘉利通產業園等7個新建的園區標準化項目均采取該模式建設。
每戶辦電平均時長縮至5個工作日
泉州標準化園區供用電模式的創新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市工業(產業)標準化園區已達100個,其中“一園多產權”園區26個,供電容量超過13萬kVA。采用低壓接入的入園企業340戶。
中小微企業辦、用電成本持續減輕。每戶辦電平均時長縮短至5個工作日,累計節約辦電成本約1275萬元;采用高壓接入的入園企業134戶,平均每戶節約施工時長15個工作日,累計節約外線電纜投資成本約281.4萬元。
此外,供電公司還與標準化園區建立“園網共建”機制,配置專屬網格經理,提供定期上門駐點服務,為園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下一步,市工信局將繼續會同國網泉州供電公司,謀劃在全市標準化園區內加大電力投資、減少企業電力配套投入的具體措施或長效機制;積極發掘、宣傳推廣各縣(市、區)在標準化園區內創新探索的為企業降本增效舉措,不斷優化園區營商環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