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能遇上備案審查,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近階段,泉州市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率先探索運用AI大模型開展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構建“人工+AI”雙重審查機制,促使審查效率和精度進一步提升。
開展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是憲法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是各級人大常委會履行監督職責的一項重要工作。“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出臺的規范性文件,直接關系著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介紹。“然而在調研中發現,市縣兩級人大備案審查專業力量都較為薄弱。”
如何讓有限資源發揮更大效能?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把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
“以審查涉及房屋拆遷補償的文件為例,通過AI大模型審查,不僅能快速比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等相關法律,還能精準識別出條款沖突。”該負責人展示了運用AI大模型開展審查工作的成效——哪些條款和上位法沖突?潛在法律風險等級多高?該怎么修改?這些過去需要人工查閱大量相關法規、耗時數天的工作,AI大模型僅用短短幾分鐘“即可秒速核對法律條文、快速揪出隱藏文字陷阱、自動生成體檢報告,大大提升審查效率。”
據介紹,有了 AI 助力,泉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探索形成“雙重審查、綜合研判”機制:第一步先進行人工初篩,聚焦明顯違法或不適當的問題,快速排除文件 “硬傷”;第二步把規范性文件上傳至AI大模型進行 “深度掃描”;第三步針對 AI 標記的風險點,再組織有關方面一起 “會診研判”。例如在審查一份涉及產業用地先租后讓的規范性文件時,就先運用AI大模型進行評估,發現存在著政府自由裁量權過大的風險,并建議參照浙江等地出臺的類似文件,增加“第三方評估程序”。法工委第一時間會同相關部門對此進行分析討論,確認了AI指出的法律風險確實存在,相關的修改建議也被部門及時吸納。
“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規范性文件審查,為維護國家法制統一拓展了新的路徑”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在全市各縣(市、區)人大推廣‘人工+AI雙重審查’新做法,為科技護航法治泉州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