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提線木偶戲《哪吒·絕地反擊》在泉州市木偶劇院成功首演。(王柏峰/攝)
26日,提線木偶戲《哪吒·絕地反擊》在泉州市木偶劇團成功首演,跌宕的劇情、酣暢的打戲結合聲光電特效,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柏峰 攝)
演出結束后,孩子們與可愛的“小哪吒”合影。(柏峰 攝)
泉州網4月28日訊 (融媒體記者張素萍 林志安 王柏峰 通訊員曾世彬 文/圖)4月26日下午,泉州木偶劇院大劇場內掌聲雷動,由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精心創排的新編提線木偶戲《哪吒?絕地反擊》在這里盛大首演。這場融合神話IP與非遺技藝的視聽盛宴,吸引了500余名觀眾到場觀看,其中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共赴這場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的跨界之約。
該劇以傳統哪吒故事為基底,跳出固有框架,構建了充滿戲劇性的全新情節:哪吒為救龍王三太子敖丙求得玉液瓊漿,歸鄉卻見陳塘關被淹。在查明真兇是打著“替天行道”旗號的元始天尊后,一向以“反叛者”形象示人的哪吒與昔日對手龍王敖廣、申公豹聯手,直搗玉虛宮。
表演期間,觀眾被精彩內容深深吸引。對戰中,當申公豹出招時,一道綠色的激光射出,視覺效果瞬間拉滿;龍王敖廣化為龍形,在煙霧繚繞中盤旋戰斗,場景充滿影視氛圍;哪吒的混天綾翻飛如電,風火輪旋轉生風,打得對手連連敗退。這些傳統戲曲中罕見的奇幻場景讓觀眾仿佛置身電影現場,小觀眾更是目不轉睛地連呼“好看!”
這部作品的誕生,堪稱“非遺天團”的高效協作典范。國家一級編劇、泉州市木偶劇團藝術總監王景賢擔任編劇并執導,其筆下的故事既保留民族文化特點,又注入“反抗強權、守護正義”的價值觀;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林聰鵬精心雕刻的“哪吒”木偶頭,眉梢眼角俱顯英氣;一級演員沈蘇革制作木偶結構,并親自上場操控木偶,從接到任務到首演僅用一個月時間,以“70后”核心團隊的豐富經驗,實現了木偶動態美感與特技呈現的雙重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每個木偶都經過數十次調試,力求在“懸絲即生命線”的提線藝術中,展現出“人偶合一”的極致表現力。
演出結束后,觀眾圍著“小哪吒”木偶合影留念,久久不愿離場。據中心副主任林建裕透露,該劇后續將進一步打磨,并與另一經典劇目《水漫金山》整合成兒童專場,計劃于“六一”兒童節前后推出。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創新,讓提線木偶這門千年技藝,既能在劇場里贏得掌聲,也能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走得更遠。”王景賢的話語,道出了非遺傳承者們的共同心聲——以創新形式演繹經典神話故事,傳統藝術正以破繭之勢,在創新中續寫傳奇。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